
平民饼店逆巿扩充 不求报复反弹 只求稳打稳紮
面对疲弱巿道,不少商店或食肆选择死守或果断结业,亦有公司积极求变,认定生意不进则退。经营32年、拥有30多间饼店和食肆的蛋挞王是后者,为配合业务发展买下相邻工厦单位、扩充蛋挞 皮生产业务。蛋挞王董事总经理庄裕坤(Jerry)深明集团定位走大众化路线,所以公司在经济增长时获得回报一般,在经济低迷时却也不受沉重打击,最重要是稳守强项、坚持创新,沉着气准备,把握好机会。
创业难 守业靠现代化
Jerry笑言自己是第1.5代传人,因他在公司开业第二年加入,早在观塘工厂区经营粥粉面饭、面包西饼外卖,形容当时创业门槛低但管理杂乱无章。其后他于「餐饮联」成立初期加入,窥得同行经验,知道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引入现代化管理和技术:除在中央工场购入先进生产机器外,亦落实多项食品生产标准和监管制度,如厂房获ISO22000及HACCP认证、引入五常法管理、获HCS卫生监控认証等。
除B2C生意外,蛋挞王近年亦积极推动B2B生意。「不少五星级酒店在参观我们获ISO22000及 HACCP认证的厂房后,都更有信心向我们落单。 科技促使行业革新,我们在自行建立内联网系统、 大幅提升效率后,亦推出手机app、网店、开拓电商平台等吸纳会员和销售。有些平台即使未必赚钱,亦有必要『刷存在感』建立品牌。」
传统食品 摩登演绎
集团现时拥约100,000会员,会定期推出优惠促销。顺应在家煮食趋势,蛋挞王早年与南顺合作推出全港首创蛋挞预拌粉,近月更推出蛋挞液灌浆,将蛋挞制作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入寻常百 姓家。
为保持食品质素,集团坚持新鲜出炉的蛋挞若在90分钟后卖剩就会下架。为加强促销,公司推出 「散水挞」套装,精心设计「潮语」牌坊礼盒,让顾客只需百多元任拣12件批挞,就算成本较高的芝士挞、鸡批也可选择。Jerry笑指「大方有回报」:「大部份顾客选购时会随店员挑选,这样有助舖头 『货如轮转』,只有小部份顾客会拣最贵那几款,所以推出至今一直很受欢迎,既有港式情怀,亦大方得体。」”
创新是增长出路
现时中式包饼市场竞争激烈,基本上每间冰室会引入面包专柜,而日式饭糰、中式包点等亦在蚕食集团巿场,Jerry坦言过去风光已不复再,在现今速食文化、选择林林总总的年代,唯有推陈出新才是皇道。他分享朋辈一句话:「营商是一个无止境、 精细化的遊戏,创新是持续增长的唯一出路」。他对此深信不疑,所以早年已增设产品开发部,要求同事留意市场趋势,定期推出新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即使集团皇牌产品成为首个获Q唛认证的蛋挞, Jerry仍谦称公司不是巿场龙头,亦不介意做「跟 风者」:例如开心果产品大受欢迎,他立即叫研发 团队跟上、以平民化价钱推出开心果麻糬芝士挞, 结果竟连续数月成为销量3甲;集团亦于2013年与合作夥伴引进联营品牌粮友面包工房,运用纯日本发酵技术及石窑烘培技术,推出自家培植的天然酵母面包及汤种面包,吸引一批关注健康的粉丝,这都可见他具备敏锐巿场触觉、灵活变通。
砥砺前行 坚守初心
作为GS1 HK会员,Jerry亦是本会「中小企业谘询 委员会」成员,他形容现今面包行业其中一大难题是缺乏人才:「我们就算引入自动化机器也要有人管理,以往偶有年轻人肯做面包学徒或暑期工,但现时多数年轻人想做高增值工作,导致业内青黄不接。」他亦认为面包西饼制作牵涉人手工序,其真正价值未被反映,冀以高质食材、本地制造等特质凸显产品价值。
蛋挞王是本会首届「优质食品计划ESG」得奖企业(卓越奖),Jerry称公司在节能减废、利用可再生能源、回收厨余等方面能做尽做,亦相信是大势所趋。虽然他对现今巿道有点忐忑,对未来开新分店亦踌躇,但他清楚了解自己本位和优势、踏实不冒进、适时蜕变创新,相信这些经验可让本地中小企借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