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逆转全球化供应链 企业以「3高3低」原则自保
因应新冠肺炎疫情,各国采取封城措施,导致全球经济大受影响,而供应链亦受到牵连。香港供应商协会主席、美国吉时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何文锦预料,疫情令市民起居饮食、生活习惯产生了巨大变化,2020下半年本港的需求及供应链将持续波动,疫情、中美贸易战、美国考虑取消香港特殊贸易地位等因素,都将令供求情况难以预测,建议企业可以探讨不同供应链方案、确保货源不绝、灵活面对巿场需求。
港来货稳定 供应未受阻
市民早前曾因疫情爆发而抢购家居用品和粮食,当时何文锦亦代表香港供应商协会表示,各供应商都按本地的惯常需求而备有充裕库存,呼吁市民毋须抢购和囤积。以吉时兄弟为例,其代理的几十个品牌,包括洁柔卫生纸、劲量电池、冈本安全套、清热酷、太古糖、皇滋味午餐肉、阿一饱鱼、三养面等,平日每天平均有10个标准货柜(约50至80吨)的货量运港,在疫情期间鲜有出现短缺。当时公司员工花了很多额外时间去监察库存、需求及紧密与厂商联络,以确保货品供应。
「我们公司平时都会预备约1-2个月的货量,供应全港10,000多间零售店及餐饮店。尤其在农历新年前,业界都会增加库存量,及预先安排在农历年后补货,以满足消费者于节日前后,对各类产品的庞大需求。」
何文锦称,吉时兄弟的货源来自世界各地,约有一半来自东南亚、3成多来自中国,其余为欧美等地。
「内地的家居用品及食品供应商在疫情爆发后,已积极采取隔离及防疫措施,迅速复工,而复工后更加大生产量,所以货源只有片刻窒碍、并无断裂。反而疫情在西方及东南亚持续肆虐,增加了业界的物流货期和成本的压力。因各国相继封城、巿民留家,减低了外出消费,以致销售大减,货运航班缩减,因而物流时间长了,运费也增加了。 」
条码减缺货率数码化增现金流
随着业务增长,吉时兄弟于上年将货仓迁往葵涌4号货柜码头和黄物流中心,新货仓集中于同一层,占地达11万平方呎,其中约一半为恒温仓库。全仓建有3层高不同类型的钢结构货架,配合电动铲车,大大提高储运力。仓内设有60多部CCTV及警报监察系统,进行24小时监测,以确安全;同时设有一个包装工作车间,以应付不同客户对货物的需求。另外,货柜车及其他车辆可直达货场,全仓库可同时处理10辆车/货柜的装卸工作。对比以往的仓库,大大提高了营运效率及加强竞争力,能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生意模式及需求。
公司在仓储和零售管理的不同层面都有应用GS1条码来提升效率。 「我们仓库只有约20名员工,每天需要处理数以万计货物的进出,均以条码认证进行收货、储存、执货和出货等工作。同时间,每一个储存区域、储存位置亦是应用到条码技术,以兹识别。如果没有条码来确认、点算和追踪,实难以想像如何管理。同时,我们要与实体零售商及电子商贸平台接轨,都必须有条码来快捷地与商业伙伴交换准确的货品资料,并获取销售数据,让缺货率减到最低。」公司同时亦采用了GS1 HK的「通商易」(ezTRADE)平台,以电子方式传送订单、发票及付运通知书,提升沟通效率。「现在香港各大零售商都有用『通商易』平台,作为供应商自然必须使用。电子系统不但减少人为错误、提升数据准确性,而且有助及时补货、改善收款流程、加快现金流,我们只需数个员工便能处理每月过万张订单,是我们数码化进程的其中一项关键。」
供应链突变 需替补方案
过往,有些商家会以最低成本和刚足够的库存,来达致最佳供应链管理。一场疫情却显示某地方的工厂停工停产,可引发供应断裂的危机。何文锦认为,商家应先审视供应链的薄弱环节、例如倚赖单一供应的地方,然后确保该环节有替代供应商,
并建立早期预警系统,及供货出问题的应对机制与修复机制。灵活、有弹性的供应链可帮助公司在供应受压时迅速进行调整。同时,这亦可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变成公司的竞争优势。
他透露,许多物流企业开始应用电子签名或货运位置追踪等科技,令供应链更透明,吉时兄弟便透过运输管理系统去规划路线和管理车队。系统内置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等科技,具备全面的运输和配送功能,助优化送货排程。系统能实时追踪货物运送情况及准确预测库存,减低因人手操作而导致发票出错,提供统计报告以评估送货表现及提高效率等。
企业自保需掌握「3高3低」
何文锦认为,企业要在经济低迷、全球供应链重新洗牌的环境下求存,必须尽力做到「3高3低」:
- 提高巿场需求预测准确性
- 提高巿场营销及推广的力度
- 提高交货和供应能力
- 降低供应链成本
- 减少库存积压
- 降低总体采购成本
近年消费者日益重视产品的生产、制造、运输相关资讯,尤其是食品及个人护理用品,因这些会直接影响他们自身健康及安全。何文锦强调作为供应商,业界的责任正是要提供优质产品给予消费者,让他们安心享用。他亦寄语业界应共同努力建立可靠的追踪追溯系统、让供应链更透明,才能在品质、危机管理等系统上打稳基础,满足监管规定之余亦提升消费者对业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