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貨品編碼協會對《2025年施政報告》有關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建議

只有中文版本
Publication Thumbnail
Title

香港貨品編碼協會(GS1 HK) 對 2025 施政報告持份者意見諮詢 有關「國際創新及科技中心」建議

Body

香港貨品編碼協會(GS1 Hong Kong)支持政府加快發展數字經濟,而產品及供應鏈的數字化是關鍵要素之一。

國際產品編碼(GTIN)」是實現產品數字化的基礎,是產品的國際身份證,令供應鏈各階段的產品數據無縫地連接起來,提升透明度、效率和可追溯性,促進貿易。

隨著業界及消費者要求更多、更透明的產品資訊,國際產品編碼也升級至符合國際標準的二维碼 (QR 碼),讓企業能說好產品故事,開拓全球商貿。

因此,本會向特首提出四項建議,包括 (1) 助香港品牌走出去、(2) 推動高效國際供應鏈及數字政府、(3) 應對國際 ESG 法規 及 (4) 支援中小企數碼轉型。

 

(1) 善用檢測優勢 助港貨走入國内、內地品牌出海

香港擁有高質及具公信力的檢測及認證優勢,不論是港貨走入國内或國際市場,還是内地品牌「出海」,均可善用此優勢。

不過,雖然香港有健全的產品檢測認證制度,但與中國的檢測認證標準存有差異,需要政策配合,才可便利香港品牌走入國内。

例如,香港的預製包裝食品(如肉類湯包、餃子等)出口至内地時,須由香港相關部門對進口中國產品的企業進行審查,向中國海關總署提交報告;而中國海關總署對生產不同食物的企業又有不同註冊要求,此流程的審核時間比較長,有時甚至超過產品保質期。
 

於政策上,本會建議將香港製造食品進入內地市場的便利通關安排延伸到預製包裝食品,並由兩地政府協調,探討雙方認可的檢測標準。相關安排可先從大灣區開始,隨後於全國推行。

於科技應用上,建議政府鼓勵業界善用香港產品檢測優勢,配合加入國際標準的二维碼(QR 碼),即時以數碼化方式,展示產品資訊,例如是產品檢測證書、溯源與真偽驗證等,提升產品可信度,讓香港及内地品牌走出去。


(2) 推動高效國際供應鏈及數字政府

2.1 加快貨品流通及清關

香港正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推動「貿易單一窗口」及「智慧港口」,簡化清關流程,提升貿易效率和競爭力。
 

中國海關已在報關上採用了國際產品編碼(GTIN),涵蓋所有進口中國的跨境電商產品及 6 類大貨產品(包括嬰幼兒食品、麵食、餅乾、啤酒、洋酒、化妝品)。企業於報關時只需填上國際產品編碼,海關就能秒速獲得產品名稱、品牌、分類、原產地、規格等資訊,提升清關效率。
 

與此同時,產品數字化也正支持中國數字政府其他建設。 例如,以國際產品編碼作核對及驗證,推動家電、數碼產品等「以舊換新」精準補貼工作;《公共採購商品條碼應用規範》通過國際產品編碼統一產品採購資訊管理,提升效率;此外,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正推進「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首批產品涵蓋電線電纜、燃氣器具、電動自行車等,應用國際產品編碼結合批次號,符合「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安全追溯鏈要求。

本會建議在「智慧港口」平台上應用國際產品編碼,與「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無縫接軌,令數據互通, 加快貨物通關,鞏固香港作為國際供應鏈樞紐地位。

 

2.2 優化「數碼企業身份」平台

本會非常歡迎政府即將推出「數碼企業身份(CorpID)」平台,讓企業都擁有數碼身份證,便捷認證企業身份及核對企業簽署。

於國際供應鏈上,已廣泛應用不同的企業識別碼,例如是全球企業編碼 (GLN)識別企業和貿易實體;法律實體識別編碼(LEI)識別金融交易中的企業身份。

本會建議於 CorpID 平台上,加入全球企業識別碼(如 GLN、LEI 等),對接國際貿易供應鏈及金融服務體系,促進跨境貿易,打造更安全的全球數字經濟基礎。

 

(3) 應對全球 ESG 法規

環境、社會及管治 (ESG) 法規要求日益嚴格,「產品數字化」是滿足各新興法規要求的關鍵。例如,進入歐盟市場的產品需具備產品數字護照(Digital Product Passport, DPP),透過數據載體如 QR 碼,記錄及展示從原材料、製造、使用到回收的各項關鍵數據,推動循環經濟。

符合國際標準的二維碼及數據分享標準是構建 DPP 的基礎框架,滿足香港產品銷往歐盟的合規要求。

本會建議政府提升香港企業對歐盟 DPP 法規的認知 ,包括國際二維碼應用,為產品輸入歐盟作準備 。

 

(4) 支援中小企數碼轉型

數碼科技可帶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促進經濟多元發展。

可是,中小企進行數碼轉型時,面對種種挑戰,包括資金有限、缺乏科技人手及專業知識、以及不知如何選擇方案供應商。早前政府已撥款 5 億元委派數碼港推行「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協助中小企應用現成的基礎數碼方案配套,包括電子支付系統及店面銷售、線上推廣、客戶管理及優惠系統。

本會樂見計劃反應熱烈,並有超過 8,000 家本地中小企受惠。

本會期望政府支持及繼續推行「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並容許更多行業申請,幫助更多中小企數碼轉型。

我們相信以上 4 項建議都有助企業藉著產品及供應鏈的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提速發展,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與航運中心的地位優勢,構建香港成爲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


置頂